孩子之间打架,家长那些常见做法是错误的?
在公园里的滑道上,小强将小明从滑道上推了下来,他不敢下来。“你为什么要欺负我们的孩子?”在小强的眼中,这样的举动就像是小明霸占了他的领地,想要把他赶走,却不会用更温柔的语言。
家长们最好别太早地引用争斗、吃亏之类的观念,也别让他们在各方面都争先恐后。过度干预宝宝的社会交往,不能让自己的孩子处于劣势,只有占尽优势的行为,很容易让孩子误以为一切矛盾都是恶意的。
儿童都有一种自私自利的心理,他们会利用袭击来达到某种目标,比如抢夺玩具或者抢夺游戏设备。他们之所以会有攻击性,是因为他们还没有学会与人沟通。
当自己孩子跟其他小朋友发生争执时,大多数家长会有以下几种做法:
1.把孩子带走,说我们不在这玩了,以后咱们都不到这个地方玩儿,因为只要到人多的地方玩,你就跟别人打架,或者是你总是让人欺负。
2.有的家长会拉着别的孩子说,你能让他先玩吗?他是先来的,你能给他玩这个玩具吗?要求其他孩子对自己孩子让步。
3.即使孩子已经跟别人打起来了,也站在旁边假装没看见。
4.有的家长会暴怒,指着自己的孩子骂,你为什么每次都要这样。
以上的处理方法都是比较错误的方式。
然而,研究表明:更积极的家长带出来的孩子才更积极地去参与别人的团队的活动。积极的家长都这样做:他不会告诉孩子,你错了或者对了,只是交给孩子一些方法,比如说:你可以跟小朋友说:“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吗?”
如果对方拒绝,你可以说:“我拿这个跟你换着玩好吗?”如果对方继续拒绝,那我们就可以先等一会儿,先玩点别的,你可以先跟小朋友约好,等他想和你玩了再玩。
这样的家长只是在教孩子方法,他不是在替代孩子做这些事情,替孩子去跟别的小朋友沟通。那么孩子就能接收到具有建设性的支持和方法,他就能够确定:我妈妈支持我在这玩,我妈妈非常信任我,我能够自己处理好这些问题,我妈妈对别人的态度都很友好。即使是和别人打架了,这段关系也还是可以修复的。
这是家长目睹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时比较好的做法,那么,如果家长没在的话,我们又该如何处理呢?
当孩子回家说自己和其他孩子打架了之后,家长的回应很重要:
1.家长的心里不要总认为自己的孩子是受害者。
孩子有架打说明孩子跟其他人在互动。最可怕的是孩子在群体中被忽略了,没人跟他玩、没人理,孩子就没法构建自己的社会性能力。
2.不要把打架当成欺负。
欺负在好的学校氛围里是很好的,如果一听打架,家长马上当成欺负,家长自己就有受害者心理。受害者心理会把大家无限地想象、放大,家长就开始愤怒、开始攻击,把孩子的社会环境破坏了,孩子只好被孤立。
3.孩子哭诉的时候,家长唯一的办法就是平静地去倾听,不要加任何评论。
1、很多家长见不得孩子哭,要么心疼,要么骂,很多时候根本没有听孩子说完就开始加以评论、指责,这样的行为非常不好。
2、你只有听孩子说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,才能够更好地跟孩子共情,才能够给孩子更加合理的安慰。孩子之间发生冲突是一件再平常不过的事情,但是很多家长在面对孩子打架的问题上都十分不淡定,也有很多家长在极力规避孩子与他人发生冲突,但是,其实冲突也是人与人之间交往的一种方式,只要我们妥善处理,更加有利于提升孩子融入集体的能力。
孩子之间打架,家长正确的处理方式:
父母经常会遇到孩子之间的争斗。他偷了我的玩具,摸了我的蛋糕,因为各种各样的理由,孩子们和他的朋友们总是争吵不休。家长们在孩子们吵架的时候会很为难,他们也不会站在自己的孩子这边,但是如果只是教育自己的孩子,那就太对不起他们了。因此,遇到孩子打架的事情,她也是束手无策。当遇到小孩打架时,父母应该如何处理?
1、公平。
小孩子之间的争斗,不一定要对错,但是如果被人误解了,那就太冤枉了。不管是什么情况,我们都要先听两个小家伙的讲述,然后才能做出决定。弄清楚争论的起因和起因,不要偏向谁。
2、让孩子自行处理。
当孩子们吵架时,父母会站出来,这意味着一件小事会演变成一件大事。原本这件事可以由两个人来处理,但因为父母的插手,这件事就不一样了。
小孩子打架是很正常的事情,如果你插手了,两个人就不能成为朋友了,不管他们怎么做,父母都只是一个向导,不会干涉。这样既可以让孩子学会独立思考,又可以培养他们的自觉性。
3、让孩子从另一个角度去想。
有时候,孩子和朋友生气,很有可能是因为他自己,而忽略了他的朋友。比如说,一个朋友吃了他的面包,会不会是因为他肚子饿了,又不好意思直接说出来。让小孩学会设身处地地想一想,以他人的观点来看待问题,许多问题就能解决了。
说起来,谁小时候没打过架,打的都是些琐碎的事情。能不能解决的事情,就让他自己去做,如果他做不到,那就让他做个心理顾问吧。小孩子都是很天真的,闹一闹,很快又会在一起,不相信你看看。
搜索标签: